- 全国劳动模范谭昌明诞辰90周年纪实之二十一
一份角色一份责,一生旅途在于德。
——题记
【现代诗人臧克家有言道:“有的人活着却已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全国劳动模范谭昌明同志虽然离世多年,但仍然活在人们的心中。9月2日是他90周年诞辰日,他的生前好友和乡亲们齐聚一堂讲述了他人生70多年一个又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
一船之长的背影(上)
家长犹如一船之长,引领儿女人生方向。这是谭昌明为人之父的责任担当的总结。
“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像一个泥娃娃,你想怎么捏就怎么捏。最终他成为什么样的人,也都掌控在我们的手中,这就叫引领。”作为家长和长辈,父母、爷爷奶奶们常常这样说。
谭昌明是谭氏家族的长子,也是自己儿孙们的人生导师。作为长子,他始终承担着“老大”的责任,引领全家人在生活的旅途中拓荒前行;作为家长和长辈,他更是引领子孙们走在正确的人生道路上,爱国、爱家、爱亲人,品学兼优、事业有成。
全国劳动模范谭昌明
父爱是山,母爱是海。谭昌明作为父亲,的确就像一座巍峨屹立的高山,可供子女们依靠、小憩和汲取精神的营养。导师最大的作用,是能给予你人生最关键时刻的那一次点拨。谭昌明就是这样,他既是慈父更是导师,每当子女处在人生的关键时刻,他总能恰到好处地对子女进行点拨、指引其人生前行的方向。
1978年,谭昌明的大儿子谭焱心高中毕业时受老校长的力邀,在东升中心学校入职,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谭焱心从教后迅速展现出在教育方面的天赋。他可以用一道应用题,把初中物理整本教科书的公式、原理都套起来。这样学生做完一道题,这本书也就温习完了。他还带出了全区统考第一、二名的优秀班级。因此,谭焱心从教第一学期就因教学和班级管理成绩出色,被评定为“优秀教师”。
责商思维训练全球创始人:谭院长
其实谭焱心回到母校当老师后,学校并没有让他讲初中、高中的课程,而是安排他担任小学四年级的语文科任老师和班主任。但是老校长听完他讲的第一堂课后,感到后生可畏不能埋没,立刻就把他调到中学部,教初中和高中的历史、物理等课程,并兼任高中班的副班主任。这一年,学校准备在高二年级开设开化学课。可这时在学校里,化学老师是稀缺资源,其他的高中老师别说没教过化学,连他们自己都没有学过化学这门课。于是,老校长又把目光投到了谭焱心身上。谭焱心在县高时学过化学并成绩优秀,于是又开始准备教高中化学课了。
谭焱心在教学方面突飞猛进的同时,另一个心思也越来越强烈地促使他涉猎各门功课,因为他正准备考大学。在那个时候“考大学”这三个字,对于谭焱心这样的有为青年来讲,是一种魔力的召唤。谭焱心自己对考大学这件事更是信心满满。
就在这个时候,一年一度的征兵工作开始了。部队来东升人民公社接兵的干部一眼就看上了中心学校里这位优秀的小教师——谭焱心。
来东升人民公社接兵的部队干部叫雷广玉,他就借住在公社机关宿舍。当他知道谭焱心是公社党委书记谭昌明的儿子后,晚上就来到了谭昌明的宿舍。雷广玉开门见山地向谭昌明说明了来意:“我就是看中了您的儿子谭焱心,您不用担心他的前程,这小伙子到部队这座大熔炉里历练一下肯定错不了。其实部队也是一座大学,锻炼机会更多、更扎实,成长机会也更多。谭焱心不是想考大学么?在部队里可以考军校,也可以考军队的大学呀,机会不比地方少。他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军官,请您相信我的眼力。” 雷广玉向谭昌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并详细地介绍了部队的情况。
谭昌明还不知道谭焱心有当兵的念头,回家后问妻子周南秀:“你知道咱们大儿子打算去当兵吗?”妻子周南秀告诉他:“大儿子只是报名参加考试、检查身体,为明年考大学做准备,没打算去当兵。”谭昌明知道大儿子的真正想法后,他没再对妻子说什么。他把谭焱心单独叫到一间屋子里,非常严肃地讲道:“你是书记的儿子,就可以只报名、体检而并不打算真正入伍么?就可以不尽保卫国家的义务吗?”这句话醍醐灌顶,让谭焱心迅速地清醒过来:“父亲问得太到位了,不愧是主政一方的党委书记。是呀,投身部队保卫国家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神圣的使命呀!自己怎么没有父亲看得这么高、这么透彻?”其实谭焱心因为受到中国近代史的强烈震撼,本身就具有浓烈的家国情怀。因此,从爱国的角度讲,他对当兵入伍保家卫国也是有着心理基础的。只是在“考大学还是当兵”这个人生选择上有所犹豫,这对于一个有能力实现多项选择的优秀青年来讲是太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第二天,在东升人民公社党委会召开之前,父亲谭昌明再次严肃地征求大儿子谭焱心的意见:“你已经是个成年人了,你自己拿主意。当兵,去还是不去?”谭昌明虽然没说“你必须当兵”这句话。但是谭焱心已经完全明白父亲话语中表达出的意愿:当兵是使命,党委书记的儿子更需要到边疆去、到高原去,保卫边疆、保卫祖国、保卫人民。谭焱心毫不迟疑的对父亲说:“爸爸,我去部队。部队也是一所大学校,请您相信我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人。”
谭焱心院长时任原成都军区
首脑机关军官时的照片
就这样谭焱心到了部队。一到部队,谭焱心就在几百个新兵当中脱颖而出,成为最优秀的新兵班长。仅在新兵连,他就带出了两个优秀班,这在全军区都是罕见的。在新兵授领章、帽徽仪式上,他代表全团新兵接受了团长、政委授予的领章和帽徽,并作为新兵代表在仪式上发表演讲。
几十年过去了,谭焱心回忆起这段历史时还是非常感谢父亲谭昌明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引领。他说:“如果当年不是父亲的点播,我的人生道路就是在学校做一名优秀的老师。考上大学并接受完高等教育后,因为执着地热爱着教师这个行业,我很可能还是到学校做老师,然后做校长。也可能转行从政,成为一名党政干部,担任区长、县长、书记什么的。这都是有可能的。但是我在部队得到的锻炼,远不是在地方能够得到的。在部队十八年的奋斗历程中,我有相当一段时间是做干部、战士的培训工作,亲自主持过下到士兵、上到将军的军队全过程培训。在新兵、老兵、基层军官、中高级军官不同层次的培训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些实践经验和理论积累,恰恰为我创立责商理论、责商思维训练模式、责商自动学家庭教育模式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所以说,父亲引导我从军,是给我拨亮了人生的一盏灯。”
在谭焱心的记忆中,自己三四岁围在父亲身边时,父亲是亲切和蔼的。渐渐大了以后,谭焱心又觉得父亲是威严的,总觉得父亲偏爱姐姐,对自己有点过于严肃。几十年以后再细品味,谭焱心幡然醒悟:正是因为父亲对自己这个长子寄予了更大的希望,所以才显得更加庄重和威严。
【未完待续……】
访问量:3274
其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