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全国劳动模范谭昌明诞辰90周年纪实(5)
【现代诗人臧克家有言道:“有的人活着却已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全国劳动模范谭昌明同志虽然离世多年,但仍然活在人们的心中。9月2日是他90周年诞辰日,他的生前好友和乡亲们齐聚一堂讲述了他人生70多年一个又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
一个人在顺境中成才成功,很多人可能会羡慕。一个人在逆境中备受打击和挫败,一次又一次站起来而成才成功,我们会由衷的敬佩。全国劳模谭昌明同志就是后面这一类人。虽然他已经离世多年,但他的精神却鼓舞和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人。他虽然被重担和挫败压弯了腰背,但他那伟岸的人格形象却一直活在人们的心中。
全国劳模谭昌明同志
谭昌明12岁的时候,中断了私塾的读书生涯,回到家中协助父亲开擂房,碾米贩商。父亲谭德刚在遂宁、潼南、重庆三地奔波,为大户人家张罗生意,家里的担子就落在了作为老大的谭昌明身上。12岁的他个子并不高,但搬运少则几十斤、多则上百斤的谷子、大米却是日常工作。除了照料擂房的伙计,他还要照顾下面的几个弟弟,里里外外一把手。从现代年轻人的角度看,这样的担子对他无疑是十分沉重的重任啊!
的确,生活中的重担压弯了谭昌明的腰背,却压不垮他的意志。相反,他的意志力在这个过程中,反而历练的越来越强大。正如他的大儿子谭焱心在《爸爸,您那被压弯的背影》的长篇诗歌中写到的那样:“爸爸,您那弯坨的臂膀/那是代表您一生一世/您对逆境的抗击/有人说,那是您少年时期的不公的经历/有人说,那是您幼小就接受了一份太重太重的压力/其实,常人只能看到您曾经的压力/我们儿女知道/那是您人生道路上一次次人格的洗礼/所以,在文革中经受住了最强烈的打击/您的躯体可以弯下90度/但您的人格却永远挺立!/您曾经的逆境并非是灾难/恰恰相反/那是对您意志的磨砺/那是上天的眷顾/您千万次的倒下/您又义无反顾地自我站立/直到今天/您那高大伟岸的人格形象/一丝一毫都没有离去......”.这是谭昌明的儿子对他父亲人格的刻画,更是儿子对父亲人格精神的顶礼膜拜。
谭昌明大儿子谭焱心
谭昌明从小在重压下成长,到他30出头,事业上如日中天的时候,文化大革命就像晴天霹雳突然砸在了他的头上。那是1966年的秋天,头一天还是全公社一万多民众最最优秀的引路人。谁知,一夜之间就被打成了“走资派”。倾盆大雨般的污言恶语向他泼来,造反派给他戴上尖尖帽,拉着他四处游街,让他在屋檐下低头弯腰到90度,甚至用木棒击打他,但这一切都只能伤害他的肉体,却从来没有减弱他的意志力。谭昌明的大女儿回忆道:“1966年秋天,父亲挨批斗的当天晚上,我和弟弟受母亲的委托冒雨来到东升人民公社所在地,过道的人们看到我们姐弟就骂骂咧咧道:‘保皇狗来了’。当我们推开父亲的房门,他正在摸泪。看到我们儿女去了,父亲强打精神站了起来,招呼我们,又好像啥事也没有发生。”这就是一个硬汉形象啊。
谭昌明的大女儿谭兴华
在那狂风暴雨的年代,在那混淆是非的天地,他晚上被审查,白天仍然要在工地带领民众修水库堤坝、穿隧道、引水渠、修公路、修桥梁、开茶山。他没有抱怨命运的不公,他只是默默地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力量,把农民兄弟一个又一个地凝聚在一起,尽力做好每一项任务,因为他知道这都是老百姓需要的。
在文化大革命的重压之下,顽强的意志力帮助他挺立着走了过来。那个年代有多少领导干部因为承受不了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摧残而选择了自杀。但谭昌明始终是那么铁骨铮铮、坚强无比。他的这种逆境奋起的精神不仅感染着身边的工作人员和百姓,更对他的孩子们有着深远的影响。
他的大儿子谭焱心从高中毕业就担任中学教师,第一个学期就被评为优秀教师,后来接兵部队看中他的优秀,把他抢到了部队,因为他优秀的品质和突出的工作成绩,第二年他就代理军官工作。但是因为军队的提干制度改革,他的提干程序被冻结了,紧接着,在军队的第一次高考他又以四分之差名落孙山,提干无望,高考失利,在这重重的打击下,谭焱心想到了他的父亲,父亲在文化大革命当中那么艰难,甚至生命随时都有危险的情况下也挺了过来,想到这些,谭焱心坚定了自己的人生信念,重振精神,继续勤奋而执着地努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军校,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军官。在他四十多年执着追求育人报国、雪耻百年的梦想过程中,遭受到大大小小、里里外外、数不胜数的打击和压力,每当最艰难的时候,他就会想到他的父亲,想到那被压弯的背影下始终挺立着的那颗坚定而强大的心灵。于是,他又有了无穷的力量,父亲坚毅的精神就是谭焱心内心深处的一座灯塔,指引着他克服重重困难,最终创立了责商理论。
责商思维自动学全球开创者谭焱心
谭昌明的小儿子谭鸿在高二期间被老师批评打击,成绩一落千丈,情绪低落,一蹶不振,险些辍学。然而在父亲的榜样力量鼓舞下,在大哥谭焱心的精心引导下走出了困境,高中毕业考入了大学专科,又经一路执著学习,以优异成绩专升本,直到硕士博士毕业,都一路越挫越勇,特别是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过程中,失败了成千上万次,但从来没有气馁,仍然是他父亲那种坚韧不拔的精神给了他巨大的鼓舞和鞭策,当实验一次又一次、一次再一次、不计其数次地失败,他想到了父亲,在当年的血雨腥风里,父亲承受的痛苦有多大?但是父亲始终在同命运顽强抗争。父亲的精神就像一道光照进了谭鸿的心里,于是他在一次又一次挫败中站立起来,最终实现了高分子材料研究的重大突破,成为全国杰出青年科学家。
全国杰出青年科学家谭鸿
谭氏家族的几个兄弟姐妹是幸运的,因为他们有一位伟大的父亲做榜样,这是他们抗击逆境的力量之源。可是,今天有千千万万中华儿女在蜜罐儿里长大,在襁褓里生存,他们的未来怎么办?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终将落在未来的青少年一代肩上,那时候,中华民族怎么办?
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谭昌明的大儿子谭焱心在几十年的研究实践中为梁启超先生补上了下半句:“少年强,首先要父母强。”谭氏家族的几个儿女,正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强,特别是他们的父亲特别强,所以做儿女的才一个比一个强,这是家庭教育的规律使然。
人生的路是漫长的,要想成就一番事业,不可能不遇到挫折打击,作为父母,如果希望孩子拥有坚韧不拔的精神,那么我们自己就要先负起育人的责任,向全国劳模谭昌明学习这种逆境奋起、矢志不渝的精神,当我们做父母的率先强大起来,我们的儿女一定会拥有在逆境中奋起的力量,当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强起来,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会变得更快、更好、更强。
访问量:3251
其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