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劳动模范谭昌明诞辰90周年纪实之二十一
一份角色一份责,人生旅途在于德。
——题记
【现代诗人臧克家有言道:“有的人活着却已死了,有的人死了却还活着”。全国劳动模范谭昌明同志虽然离世多年,但仍然活在人们的心中。9月2日是他90周年诞辰日,他的生前好友和乡亲们齐聚一堂讲述了他人生70多年一个又一个生动感人的故事。】
公民谭昌明 心疼好大一颗大树
原东升人民公社(1982年根据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实行政社分开,改为东升乡人民政府)老的办公地址(或说机关),是个漂亮的四合大院。那是“大跃进”的时候在杜家祠堂的基础上修建的。
为什么说它漂亮呢?因为原祠堂就是古色古香的传统建筑,再加上现代化的修缮、扩充,就更显得端庄大气。还有一个最加分的因素,就是四合院儿的中央,长有一棵大大的黄角树。不不,应该说这四合大院儿,是围绕着这棵黄角树才显得漂亮和上档次的。
这棵黄角树的树龄可是比公社大院儿的年龄大太多了。人家是一棵千年古树。树有多粗?树干要六个成年人手拉手才能围抱住;树有多高?三四层楼不止;树冠有多大?几乎覆盖了整个公社四合大院儿的房顶,就像一把巨大的绿伞;根系有多阔?树根蔓延了整个大院的上坝子、下坝子。这么说吧,这棵千年黄角古树就有如一个巨大的怀抱,庇护着公社机关四合大院里的人们。晴天可以供人乘凉;雨天可以给人遮风挡雨。树人合一,道法自然。
谭焱心和这棵大树有着不解之缘。他清晰地记得,他很小的时候总是跟在父亲谭昌明的屁股后,在公社大院儿前前后后跑来跑去,也常见公社干部们在这棵大树的阴凉下吃饭、喝茶。他还看到,他爸爸谭昌明有时候就带着公社的干部们在大树下开会。可不是,在那个没有空调的年代里,东升公社机关里的人们有这棵大黄角树的庇护,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呀。谭昌明作为东升公社(乡)任职时间最长的主要领导,更是对这棵大树充满了感情。
责商思维训练创始人:谭院长
所以就有人说,这棵巨大的黄角树,是东升人民公社的镇社之宝。说得不错,但不完全,这棵古树本来就是个宝,是东升杜氏家族的镇宅之宝。因为东升公社机关四合大院儿所在地,是公社一大队(杜家坪)的地盘儿。前面说了,这里原是人家杜氏家族的祠堂。在杜氏家族祖祖辈辈的眼里,这棵大黄角树就是他们的家族之宝、镇宅之宝。
可是这么珍贵的一棵千年古树,却被那些愚昧的、昏庸的官员毁于一旦。
那当然是谭昌明已经离开东升乡人民政府之后发生的事。老书记在,谁敢动这棵大树呀。
谭昌明从东升乡调区委工作之后,有一次他到东升乡政府检查工作。一进院儿,发现这棵巨大的千年古树不见了踪影,树根也被锯得七零八落,一些树枝还散乱在地上。谭昌明看着眼前一片狼藉的院子,心里阵阵作痛,气愤异常:“多么珍贵的大树,为什么要把它砍掉?它妨碍你们什么了?它给你们带来的是阴凉和庇护呀。”
作为从政多年的党员干部,谭昌明有着高度的政治修养,气愤归气愤,可不是自己分管的事不好当面找乡政府的人问责,心里再难过也要按组织程序来。
全国劳模谭昌明
他回到区委后,把东升乡政府毁掉千年古树的情况向区委领导做了汇报,同时把情况也反映给了潼南县里林业局。但再那个时候,党内纪律不像现在这么严明。树砍了,生米已煮成熟饭,这棵千年古黄角树也不可能再生了。这件事就不了了之了。谭昌明为此感到痛心疾首。
大跃进运动之前,潼南县可真是个山清水秀的好地方,尤其是东升人民公社更是风景优美。谭家和院后山那一片,森林密布,生态环境非常好。就是因为1958年的大跃进,忘乎所以的追求在钢铁生产上“超英赶美”,“大炼钢铁”造成树木被大肆砍伐,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谭家和院后山那儿,多少年都是秃山,现在也没有完全得到恢复。
作为东升公社的老社长,谭昌明当然知道破坏环境所带来的恶果有多么严重。后来他领导社员搞水土保持时面临着重重问题,旱灾、涝灾、虫灾连年轮转,忙得人们不亦乐乎。树就是乡村的一笔财富呀,更何况是千年古树。所以谭昌明非常痛恨那些没有生态文化意识、没有敬畏之心的干部。他们为所欲为、瞎指挥,竟然把一棵千年古树给砍掉了。
谭昌明跟儿女们讲:“他们砍掉的可不仅仅是一棵树呀,是东升人民,特别是人家杜氏家族祖祖辈辈的一种精神寄托,是不可复制的乡村文化和生活方式。这是背后,是有些干部的愚昧,更是不受约束的权力所表现出的放肆和野蛮。”
从千年黄角古树被砍事件可以看出,谭昌明不仅是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更是一个合格的公民。他关心集体、关心社会、关心国家,还关注着社会人文生态和环境生态的变化,更关心着乡村文化的传承。
谭昌明没有三头六臂,很多事他也无能为力,比如大黄角古树被砍这件事。但作为一名合格的公民,谭昌明严格遵守公民所要遵守的一切法纪。一辈子为官,但他从不放任自己,凡事都抱着敬畏之心。他无论是在乡村、小城市还是在大城市,他骑车走路都不闯红灯,带孙子时也是给孩子讲遵守交通规则。从这一点一滴间,表现出一个合格公民具有的美德。
谭昌明即使退休后,在这方面依旧童心未泯。县区里有的人做生意,恶意拖欠农民工工资。尽管谭昌明已经不再是主管乡镇企业的领导了,可他照样找人家老板苦口婆心地规劝,给人家讲农民的艰难。老板们看到老“书记哥”都说话了,只好红着脸跑去银行取钱给农民工发工资。
东升乡的老百姓每遇到不公道的事,也是首先想到他们的“书记哥”——谭昌明。因为他的名声、品格和威望,他出面,事情最后都会有好的转机。谭昌明说:“我不是干部了,我这么做不是行使权力,是履行一个公民的责任。是为街道和农村多增加一点文明的亮色,减少一分恶行的污染。”
谭焱心给老父亲的行为做了科学的注释:“我父亲的作为,在责商理论里叫视线责任。就是他所能看到的事情,要尽其所能、尽其所责,促成向善的变化。”
访问量:4377
其它新闻